崔先生,45岁,身体健康,没有任何不适,平时也很注重健康。在一年一度的自费体检,他参加了胃肠镜检查。
做肠镜之前,崔先生认为平时大便正常,也不会有啥问题,只是想看看有没有肠息肉。结果,就在乙状结肠处,发现一枚长蒂息肉,大小约1.5×1.5×1.0cm,也就一个小拇指甲大小。
(乙状结肠可疑病灶)
在NBI下仔细观察发现局部腺管排列紊乱,考虑局灶恶变。予以圈套器下压后切除病灶,切缘距病灶基底约8mm。
(切除后钛夹闭合创面)
最后病理显示:病理显示绒毛状腺瘤,局灶癌变,也印证了内镜下的判断。
(病理显示绒毛状腺瘤,局灶癌变)
但是庆幸的是,检查及时,如果再晚半年,后果就不能预料了。
但是,崔先生也很迷惑:“不是说肠癌会首先出现大便异常吗?我一切正常,怎么就癌变了呢?”
大便正常,不等于不会有肠癌
为什么大便正常也会有肠癌,那不是防不胜防了吗?
确实,很多结直肠癌,都会表现大便不正常,比如腹泻或便秘、便血或有脓血便等等。
那为什么有些肠癌的病人大便会正常呢?
首先,在大肠癌的早期,以及其他消化道肿瘤的早期,几乎都不会有明显的症状,当出现明显症状时候,往往已经不是早期了。
可能有以下几种原因:
1、右半结肠癌
也就是肠癌生在回盲部和升结肠、肝曲部位,也就是长在右边结肠,因为大便中的水分主要由左半结肠和直肠吸收,所以右半结肠发生问题,病人的大便习惯或性状常常没有太大变化。
2、早期肠癌
早期肠癌因为病灶较小,还没有引起大便异常。
3、平时大便不正常的病人
比如胆囊术后的病人、糖尿病病人等等,这些病人平时大便就不正常,比如次数多、大便稀。
这些人往往已经习以为常,他们认为很“正常”,而恰恰胆囊切除术后和糖尿病病人更容易得肠癌。
4、把大便习惯改变误认为大便“正常”
有些病人以前一直大便稀、次数多,或者以前便秘,最近突然“好了”,也误认为正常了。其实这些情况反而要提高警惕。
大便正常也可能肠癌,我们该怎么办?
因为现在大家健康意识还是很强的,比如出现便血,绝大多数人都会及时就诊,做肠镜检查。
但从前面的事例大家不难看出,其实大便正常也不是高枕无忧的。该怎么做呢?
虽然大多数肠癌尽管表面上大便正常,还是可以通过其它手段进一步检查的。
比如大便隐血化验。很多肠癌都会出现大便隐血阳性。
还有,一些病人尽管大便正常,但有一些间接表现,比如腹痛或便前腹痛、贫血、消瘦等等。
再就是体检增加肠镜检查很有必要,特别是40岁以上的人群,胆囊切除术后、糖尿病患者、有肠癌家族史的人,更要重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