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些女性
发现自己怀孕后
突然想起"阳过"期间
吃过感冒药、止疼药、退热药
甚至避孕药
在兴奋之余又开始焦虑
孩子还健康吗
由于孕期用药
对胎儿的生长发育
可能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
因此好多孕妈陷入了无尽的纠结中......

用药对胚胎的不良影响
要看4个条件
①用药时间
②用药种类
③用药剂量
④用药持续时间
用药时间
受精卵发育成胚胎和胎儿的过程中,对外界影响的敏感性可以分为不敏感期、敏感期和低敏感期这三个阶段。
01、不敏感期
受孕后2周内(末次月经后14-28天),药物对胚胎的影响“全”或“无”。“全”为药物致胎停或流产。“无”药物对胚胎并未造成影响,胚胎可以正常发育。
02、敏感期
妊娠3-8周,是胚胎细胞的分裂和增殖期,对外界的影响极为敏感,这个阶段不慎服药,很可能会干扰胚胎组织和细胞的正常分化,导致畸形的发生。
03、低敏感期
妊娠9周之后,胎宝宝过度到依靠细胞增生过程中,受外界的影响已经大大降低,吃药后出现致畸的几率也大大降低。但不是说这个阶段可以随意吃药。
用药种类
什么样的药能用,一定要看孕期药物分级,FDA根据药物对胎儿的危险性来划分,可分为A、B、C、D、X五个级别:
A级:安全,主要包括一些叶酸、维生素类药物;
B级:未对孕妇进行研究,但相对较安全,主要包括有青霉素、头孢类药物等;
C级:对胎儿的潜在益处大于潜在危险时用药;
D级:有明确的对人类胎儿危险的证据,必要时用药;
X级:对胎儿可致畸,禁用。
用药剂量及持续时间
偶尔少量的服用药物一般不会增加出生缺陷的发生概率,要看服药的持续时间长度和服药的剂量,这是因为致畸水平和药物的剂量及持续时间相关,用药剂量越大,持续时间越长,发生致畸的风险越大。
故妊娠期间避免大剂量长期服用药物,如果确需服用时,需要掌握用药剂量和疗程。如:维生素A,是FDA分类A类药物,但每日大剂量2.5万IU,则可增加致畸风险,发生面瘫,眼部畸形等,成为X类药物。
可见,一旦服药后发现自己怀孕,不要马上就判胎宝宝“死刑”,而是需要到正规医院向专科医生进行咨询,医生会根据服用是否处于胚胎发育的敏感期、药物种类以及服药的时间长度等因素综合分析考虑,如果确定孩子能留下来时,孕妈妈就要放宽心,不要一直处于焦虑恐惧中,否则,这种不良的情绪也会影响到宝宝健康成长。但孕妈妈在后面的孕期中仍需规律做好产检,一旦发现异常时,应听从专科医生的建议,以保证优生优育。
另外需要注意,药品的服用对于造成胎儿畸形,只是其中的原因之一,更多的原因与染色体、身体状况、孕妇的情绪等等有关,所以做好孕前检查,保证身体健康,健健康康地迎接宝宝的到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