宫颈癌是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, 发病率在我国女性恶性肿瘤中居第二位,位于乳腺癌之后。
为了广大女性重视宫颈癌的预防,提高女性的防癌、抗癌意识,今天就来了解一下号称“红颜杀手”的宫颈癌的相关知识吧。
01、宫颈癌为什么发病率“居高不下”?
宫颈癌是一种“感染性疾病”,科学界已经明确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(HPV)持续感染是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主要原因。HPV感染主要通过性行为传播,年轻的性活跃女性群体HPV感染率最高。
目前已经确定的HPV型别共有200多种,根据有无致癌性,将HPV分为高危型和低危型,其中以HPV 16/18诱发癌变的风险最高,在中国宫颈癌疾病风险因素占84.5%。
02、HPV从感染到癌变需要多久?
对于年轻的、性活跃期30岁之前的女性,非常容易被HPV感染。有性生活的女性一生中大约有80%的机会感染HPV,在30岁之前感染HPV的女性,一般经过5年以后,就有30%的女性可以检查到持续感染的状态。从感染HPV到浸润性宫颈癌具有较长的疾病进展期,概括为三个阶段:
1.性行为引起HPV感染:大约50%的年轻女性在开始性行为之后的三年内会感染HPV;
2.部分女性会出现高危型HPV持续感染,并且可能发生轻度细胞学形态变异;
3.部分高危HPV持续感染或者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(LSIL)女性会进展为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(HSIL)或浸润性宫颈癌。在发展为浸润癌之前的各阶段呈双向发展:可进展、持续,也可以逆转。宫颈癌有比较长的癌前期病变过程,一般需要5~10年的时间,因此进行规范化筛查,在癌前病变阶段(发展为子宫颈上皮内瘤变,CIN)或者癌症早期进行早期的干预和治疗,宫颈癌是可以预防、可以治疗和治愈的肿瘤,关键在于普查、早发现和早治疗。
03、预防宫颈癌,关键要做到这几点!
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(HPV)持续感染是宫颈癌及癌前病变发生的必要因素,当然还有其他内源性和外原性因素的共同参与和作用,才能导致女性宫颈发生病变。
那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该如何预防宫颈癌呢?
方法一:接种疫苗
接种HPV疫苗,在宫颈发生癌变的过程中, HPV感染是最为关键的环节。
随着年龄增长,我们身体免疫功能下降,HPV持久感染的可能性就会增加,所以成年女性积极预防HPV感染也十分重要,但对于一些疾病急性期的病人和有特殊过敏体质的人群,特别是严重的过敏体质则不能接种。
方法二:注意安全与健康性行为
提倡安全与健康性行为, HPV主要是通过性传播,所以一些可能增加HPV感染的因素,如初次性生活开始年龄、小多个性伴侣或性伴侣有多个性伙伴、性卫生不良或者有性传播疾病病史的人群会增加HPV感染风险,宫颈癌的发病风险也会大大增加,因此需要遵医嘱及时规范治疗生殖道感染疾病。
方法三:定期妇科检查
有性生活的女性,每年应做一次宫颈癌筛查,通常采用对宫颈脱落细胞的细胞学(TCT/LCT)检测与人乳头瘤病毒(HPV)检测联合筛查的方式,可以最大程度的提高筛查灵敏度和特异度,提高病变检出率,是目前最主要的筛查方法。
方法四:健康、规律的生活
不吸烟或戒烟,防止过度劳累,不良生活习惯会降低人体免疫力,会给病毒侵入人体的机会。
方法五:多运动
加强运动,增强体质,避免营养状况不良,适当补充维生素如β胡萝卜素、叶酸、 维生素A、维生素C、 微量元素等。